热门标签

水源涵养区如何实现全域无垃圾

时间:4周前   阅读:34   评论:1

“草原湖泊一个样、城市乡村一个样、村里村外一个样、左邻右舍一个样、房前屋后一个样、室内室外一个样、白天晚上一个样”……这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初创建“全域无垃圾示范区”时对“干净整洁”的要求,也是如今显现的成效。

甘南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。2015年,甘南州因地制宜,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,向“脏乱差”宣战,在全域范围内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“环境革命”。

经过多年的治理,甘南不仅成功创建了示范甘肃全省、领先全国的“全域无垃圾”示范州,还铺就了一条引导牧民群众奔小康的生态绿色发展路。

打响治理攻坚战

行走在甘南草原,蓝天白云下,藏族特色浓郁的村寨、干净的街巷和自然风光融为一体,草原上矗立着“您已进入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”大型广告牌。

“公路沿线的垃圾有环卫工清扫,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玛曲县境内433公里黄河沿线的垃圾。”玛曲县欧拉乡达尔庆村的卓玛加布说,他正在筹划前往黄河沿线捡拾垃圾。

自2003年起,卓玛加布自发开始清理草原上的垃圾。2012年,有了一些积蓄后,他加入了义务治理草原沙化的队伍,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玛曲草原生态环保卫士。

“去年,我们在黄河沿线连续捡拾了43天垃圾,塑料袋、易拉罐等垃圾都是河水冲下来的。”卓玛加布说,“我们捡拾垃圾是自发行动,每次都有几十人。”

甘南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,但昔日的甘南草原,因为农牧村延续游牧生产生活方式、人畜混居等问题导致村庄、庭院等环境差。

2015年上半年,甘南州在全州范围内开展规模浩大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,确定让4.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“全域无垃圾”的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目标。

随后,甘南州、县、乡以创建卫生城市为标准,从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,从城乡环境卫生、旅游景区环境、河道水域环境、生态环境污染、城市管理环境5个方面着手,坚持“先地面后立面,以地面带动立面,以立面提升地面;先城市后乡村,以城市带动乡村,以乡村助推城市”的工作思路,打响了一场治“脏”、治“污”、治“乱”的攻坚战和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。

随着整治行动的不断推进,当地群众由一开始的“要我整治”,转变形成为“我要整治”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

为了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,甘南州先后制定出台政策法规,健全完善一整套常管长治的闭环运行体系,推动“环境革命”走上规范化、制度化、法治化轨道。坚持把“环境革命”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和村规民约,划分责任区域,明确责任主体,强化约束规范,促进整治工作常态化、长效化、精细化运行,做到了垃圾不落地、清运不过夜。

上一篇:炉石传说|23.4佣兵预览(一)贝恩钩牙伊瑞尔

下一篇:律师也有贫富悬殊

网友评论